變成吸血鬼是什麽體驗

神行漢堡

都市生活

序章
“變成吸血鬼是什麽體驗?”
第壹次在知乎上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向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十三章 意念訓練?

變成吸血鬼是什麽體驗 by 神行漢堡

2021-5-3 17:00

  離開唐寶娜家的小區後,向坤沒有馬上叫滴滴,而是在路上慢悠悠地散起步來。
  他已經有壹段時間沒有在晚上於比較繁鬧的區域“巡街”了,即便是已經臨近十二點,這邊附近的很多餐館、便利店、小吃店也都還開著門,路邊也隨處可見送外賣的小哥、剛剛娛樂歸來或正要去娛樂的行人。
  這段時間,經過針對性的訓練和幾次變異後,他的感官能力有了很大提升的同時,大腦處理這些信息的能力,也同樣突飛猛進。
  就好像現在,漫步在街頭,他的腦海裏就依靠著視覺、聽覺、嗅覺的各種信息,將以他為中心的、周圍直徑十米內的全息圖構建、想象了出來。
  當然,想象出來的圖像和實際還有很多細節上的差距,但已經足夠他判斷周圍的情況了。
  而當他在路上看到人,也都會下意識地用最快的速度判斷出對方的職業以及可能的目的地。
  比如剛剛和他擦肩而過那個腳步踉蹌的小哥,穿著白色短襯衫、深色西裝長褲,身上汗味的程度表明他今天壹整天應該都在室外活動,所以大概率是壹位需要在外奔波的業務員。身上的酒味和燒烤味,則表明他應該剛剛和朋友或同事擼完串,現在要回家。
  做出這個判斷,只用了2秒多鐘的時間。
  當然,向坤不敢確定自己的判斷就壹定正確,反正這只是他對周圍環境和人的初步“掃描”,就好像雷達壹樣,只有明顯的異常,才會引起他的著重註意。
  他相信,隨著他針對性訓練的加強,以及飲血次數的增加,身體繼續變異,他的判斷速度和準確度會進壹步的提高。
  如果他聽到夏離冰對他的第壹句判斷——“警戒心比較強”的話,壹定會深表贊同。
  他確實有著很強的警戒心,特別是在變異之後。
  警戒心來源於不安全感,而不安全感的根源是未知和不確定性。
  在知道能夠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引導飲血後變異的方向後,向坤便不斷地加強自己的感官能力,以及對感官信息快速處理和判斷的能力,為的就是獲取更多的信息,減少周圍環境的“未知”,讓自己時刻處於壹個能夠掌控和了解的環境中。
  不過真正的“未知”並不在外,而在他的體內。
  相比於對外界的信息收集,向坤的不安全感更多的是來自於自己的身體。
  這具壹直在變化的、超出普通人太多的身體,有太多的“未知”和“不確定性”。
  哪怕向坤已經記錄了大量身體變化的數據,總結了大量變化的規律,甚至已經可以用針對性的訓練來引導變化的方向,還弄了個“吸血鬼變異模型”,但事實上,對於自己身體的異變原因,依然知之甚少,也不知道這變異最終會將自己導向何處。
  如果可以的話,向坤其實希望能和壹些權威醫療機構、研究機構合作。
  但互聯網上沒有找到任何相似的“病例”,沒有找到任何相關的信息,卻讓向坤暫時打消了這個想法。
  在收集了自己身體組織所化成的灰色粉末後,他也想過把樣本送去壹些對外營業的實驗室進行檢測,紅外、核磁、XRD、元素分析壹系列做下來,差不多也能有結果了。
  但他擔心,若檢測出來是某種已知、常見的物質還好,若是壹些特殊的、奇怪的東西,那很可能會提前暴露他的秘密,引來麻煩。
  他也曾想過幹脆再去讀壹個生物類的研究生,自己研究自己?以後搞不好還可以得個獎什麽的……
  不過這想法也很快被否決了,他現在的情況並不適合與人壹起學習,而且對於現在5-6天就是壹次變異周期的他而言,這個學習過程可能太長了。
  自學?
  其實從變異剛剛開始,他就在大量閱讀醫學、生物方面的基礎教程和各種相關的前沿資訊,為了能找到解釋自己身體變異的理論和方法。
  只是那些內容太過於淺顯,套用在普通人身上還好,在他身上卻行不通。
  所以他偶遇李教授的時候就聊了很多,聽到唐寶娜說楊真兒在制藥公司工作、晚上還有個醫科大學的碩士,就立刻答應過來壹起打牌,就是希望能夠通過與這些“專業人士”的交流,知道自己應該往哪個方向去的學習。
  雖然楊真兒是財務,夏離冰是精神病和心理學的研究生,今晚的交流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不過和三女打牌、閑聊,倒是讓他感覺回歸了壹絲正常生活的節奏,他覺得這對自己的心理調整還是有益的。
  而且晚上在他的刻意引導下,他們談到了壹些超能力、吸血鬼、變異方面的電影,比如斯佳麗約翰遜的《超體》。
  講的是女主角吃了藥大腦開發度飆到100%變成超人類存在的過程,當然,“普通人大腦只開發10%”這個問題已經被很多文章辟謠過了,就是扯淡。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大腦的潛力並未被完全激發。
  而對向坤而言,他已經發現,他的大腦,或者說思維能力,其實也是受到“變異”影響的。
  最開始的時候,只是註意力更加集中、精神狀態更好、記憶力更好、閱讀和思考的效率更高,這些和整個的身體狀況都有關系,還不能說明什麽。
  但隨著他對感官能力的不斷提高,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出現了瓶頸,於是又進行了針對性的訓練。
  這些針對感官信息處理能力的增強,實際上都是大腦能力的進化。
  向坤不由得想,通過針對性的訓練,讓記憶變得更好、計算能力更強、反應速度更快,應該是沒問題——因為這事實上已經發生了。
  他可以想辦法讓自己變得更“聰明”,學習能力更強,以方便攫取更多的知識,來理解和研究自身的變異。
  但同時……他有沒有辦法,通過意念的訓練,讓大腦通過變異進化出壹些原本沒有的功能?
  想到這點,向坤停下腳步,也沒叫滴滴,直接攔了輛出租車回家。
  雖然理智告訴他這種想法很扯淡,可能性也很低,但既然身上都已經發生這麽扯淡的事情了,試試說不定有驚喜呢?
  於是回到家後,他把門窗關上,不開空調,不開風扇,保證家裏沒有大的氣流。
  然後把壹張面巾紙放在桌上,端坐桌前,緊盯著那張紙,想象著控制它移動。
  然而盯了沒壹會,他就發現自己總是不由自主地變換焦距,拉近視線,甚至清楚地看清紙巾上的紋理。
  紙巾的氣味也十分清晰地傳遞到大腦中。
  而盯得久了,意識便不受控制地開始發散,甚至下意識地開始計算這紙的大小、厚度、重量,根據氣味判斷紙漿原料,可能的產地……
  趕緊甩了甩腦袋,清空掉這些想法,把註意力重新放到“移動它”上面來。
  向坤在面巾紙前壹坐就坐了八個多小時,從淩晨坐到了太陽升起,視線緊盯著紙巾,但紙巾依然分毫不動。
  對此他倒也不氣餒,本來這就只是“訓練”而已,要看有沒有效果,得等到飲血之後。
  因為昨晚那心血來潮的想法,向坤對著壹張紙巾坐了整整十六個多小時,只在中間起身活動了幾分鐘,喝了點水。
  別看這過程好像很簡單,但實際上比他進行十六小時體力、肌肉上的訓練,或是感官上的訓練都要痛苦得多。
  到了晚上七點,饑餓感來臨,向坤收回了放在紙巾上的視線,前往廚房,取了兩只兔子飲血——是那兩只被他註射了自己血液的肉兔,不過從觀察結果來看,它們並沒有任何變異的趨勢。
  這次他自然沒有再吞石子忍耐困意,清理下垃圾,收拾了壹下兔肉,放到冰箱裏後,就直接躺床上睡覺。
  當第二天晚上8:43,向坤醒來後,第壹反應就是跑到客廳的桌子旁邊,緊盯著桌上的那張紙巾,試圖用“意念”來移動它。
  然而二十分鐘後,紙巾依然分毫不動。
  向坤甚至隱約覺得那張紙巾上的紋理構成了個笑臉,在對他張嘴大笑,那是赤裸裸地嘲笑。
  向坤嘆了口氣,微弱的氣流從嘴出,擾動桌上的紙巾,悠地飄動起來,然後順著光滑的桌面慢慢落到了地上。
  用意念隔空馭物?果然是特麽的想太多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