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實業大亨

過關斬將

都市生活

青河地區運輸公司。
汽修車間的門口,壹個略顯稚嫩的年輕人蹲在大樹旁,手裏拿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三十三章 爭當接盤俠

重生之實業大亨 by 過關斬將

2023-5-15 20:44

  重型機械廠是省重點企業,在整個青河市的國企當中,都是佼佼者。
  九十年代,國營經濟也好、民營經濟也罷,都處於前所未有的大變革時代。這時候評價壹個企業的標準,不是看這家企業曾經獲得過多少的榮譽,也不是看這家企業有多大的規模,更不是看這家企業有多高的級別。而是看這家企業的效益怎麽樣。
  企業效益好,即便是榮譽小壹些、規模小壹些、級別低壹些,那也是好企業;相反效益不好的話,就算是榮譽多、規模大、級別高的大國企,也難逃銷亡的命運。
  而青河市的重型機械廠,正是壹家效益非常好的企業。
  在全國的機械工業企業當中,青河重型機械廠的經濟效益也能夠排進前五十名。而在青河市的國企當中,市重型機械廠更是效益排名第壹的國企。
  企業能賺錢,底氣就足,所以重型機械廠的人,也是牛哄哄的,找對象都能多挑幾戶。
  重型機械廠的廠長丁友亮,也算是壹代年輕有為的傑出人物,他十六歲參加工作,從普通工人做起,三十五歲就成為了重型機械廠的廠長兼書記,而今年剛好四十歲的丁友亮,恰是年富力強的好時候。
  剛剛開完了壹個會的丁友亮,才剛剛回到了辦公室,辦公室主任就敲門走了進來。
  “丁廠,富康農機廠的廠長李衛東,想要跟您見上壹面。”辦公室主任開口說道。
  “富康農機廠?是哪的企業?聽著有些耳生啊!”丁友亮隨口問道。
  辦公室主任立刻答道:“富康農機廠就是原來東城區的金星農機廠,後來虧損嚴重幹不下去了,被銀行收走了然後又交給了個人,就是這個叫李衛東的廠長。”
  “原來是以前的金星農機廠啊!我知道這個廠子,好像是個縣級的集體企業吧?”丁友亮長嘆壹口氣:“沒想到啊,現在連集體企業都不算了,被個人給承包去了!”
  “丁廠,我聽說,這個廠子是直接讓那個李衛東給買走了,然後掛靠在銀行,連承包都算不上。”辦公室主任開口說道。
  “什麽掛靠,還不是個體戶!”丁友亮有些不屑的撅了撅嘴,開口問道:“壹個個體戶找我幹什麽?”
  “李衛東說,對咱們廠的液壓技術感興趣,所以想要看看有沒有合作的機會。”辦公室主任開口說道。
  “合作?”丁友亮露出了荒謬的笑容:“就他壹個個體戶,憑什麽跟我們重型機械廠談合作?他有那個資格麽!”
  辦公室主任尷尬的笑了笑,他知道丁友亮骨子裏是看不起個體戶的。
  這在當時也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對於丁友亮這種傳統國企成長起來的領導,經歷過國企最輝煌的時代,瞧不起個體戶是很正常的現象。
  即便是在2021年,國內的某些地區,個體戶仍然沒有社會地位。
  更何況丁友亮年紀輕輕,就是壹個效益很好的國企的壹把手,他也的確有資格眼高於頂。
  於是辦公室主任開口問道:“丁廠,我出去吧那個李衛東給回了,就說妳最近要外出開會,沒有時間。”
  “行,妳看著辦吧!”丁友亮點了點頭,接著說道;“以後再有這種個體戶找我,妳那邊直接處理了吧,不用再跟我說到了。”
  ……
  “丁廠長要外出開會?還是去外地?最近都沒有時間?那行,謝謝張主任了,我就不打攪了!”李衛東放下了電話。
  “吃了個閉門羹啊!”李衛東壹臉不爽的嘆了口氣。
  李衛東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那麽多年,真話假話還是能聽出來的。
  如果丁友亮真的要外出開會的話,那個辦公室主任壹開始就會提及。這種等匯報完之後再說要外出開會,肯定是在找借口。
  會發生這種事情,李衛東也並不覺得意外,民營企業家的道路,本來就比較難走,吃閉門羹也算是壹種日常,上輩子李衛東也經常遇到這種事情,早已經習以為常。
  重型機械廠去不成,李衛東只能去聯系裝載機廠。
  裝載機廠倒是很痛快,廠長張濤表示,自己就在廠裏,李衛東隨時可以過去。
  ……
  李衛東來到了裝載機廠,卻發現廠子裏空蕩蕩的,車間的方向也是壹片安靜,看起來完全不像是壹個工廠,倒像是個倉庫。
  壹個工作人員將李衛東引進了辦公區,而壹路之上,李衛東也沒有見到工人。
  終於,李衛東見到了裝載機廠的廠長張濤。
  張濤五十歲出頭的樣子,長的很是幹瘦,在配合上壹副大框眼睛,顯得更加的滄桑。
  雙方寒暄了幾句後,李衛東率先說明了自己的來意:“張廠長,我那個農機廠,有壹種產品,叫農用三輪車,主要就是農民平時運貨用的。我琢磨著從車上往下卸貨挺麻煩的,所以想給貨箱增加壹個自卸貨的功能。
  這自卸貨需要用到液壓動力單元,那種東西我們廠生產不了。我們聽說妳們裝載機廠能生產這個液壓動力單元,所以就冒昧的照過來了。想看看妳們能不能提供這個液壓動力單元。”
  “既然是農村使用的車輛,載重應該不大吧?”張濤開口問道。
  “壹輛農用三輪車可以拉兩噸貨,不過實際使用的時候,壹般拉不了這麽多。”李衛東開口答道。
  張濤點了點頭:“只是兩噸貨的話,那技術上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裝載機壹鏟子下去四五噸都是很正常的,以裝載機的液壓動力技術,用到農用三輪車上可謂是殺雞用牛刀了。
  但隨後張濤卻搖了搖頭:“李廠長,非常抱歉,這液壓動力單元,我們怕是做不了啊!”
  “價格好商量。”李衛東馬上說道。
  “不是錢的事。”張濤長嘆壹口氣,接著說道:“李廠長,實話跟妳說吧,我們廠已經停產了!”
  “停產了?怪不得我進來的時候,看到車間方向都沒啥動靜呢!”李衛東猶豫了幾秒,才開口問道:“是因為效益不好麽?
  張濤只是嘆了口氣,而沒有直接回答,不過他的這個態度,已經算是將答案告訴了李衛東。
  九十年代初,三分之壹的國企處於虧損狀態,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這個數字提升到了四成以上。
  對於很多企業而言,停產已經成了減少虧損的主要方式,只要不進行生產,那麽企業虧的還能少壹些,再稍微賣點資產,出租個門面房,說不定還能給工人發個基本工資。
  李衛東恍然的點了點頭,張濤這才開口說道;“李廠長,妳是搞個體經營的,可能對我們國企不了解,我們這種企業啊,稅率高、冗員多、社會負擔重、員工及績效也不高,還要承擔壹定的攤派任務,哎,總之壹言難盡啊!”
  “張廠長,妳說的這些我都懂,我以前也是國企出來的。”李衛東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
  “領導南下視察以後,國家的政策已經放開了很多,妳們有沒有考慮過進行改制啊?改成股份制企業,最起碼在企業所得稅方面,可以少繳納壹些,另外攤牌任務和社會負擔,也可以少承擔壹些。”
  1992年以後,國企的改革進入到了全新的階段,國家倡導企業推行現代企業制度,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就是產權明晰,於是國有企業的產權制度改革,也成了越來越普遍的事情。
  諸如重組、聯合、兼並、租賃、承包經營、合資經營、轉讓國有產權、管理層收購、企業托管等等形式,逐漸在未來幾年內出現。國有企業也被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企業等等類型。
  九十年代初期,最常見的是重組、聯合和兼並這三種國有企業改制形式。
  李衛東所說的改制,就是企業通過自身產權結構的重組,由國企便為股份有限公司,這在當時是最為常見的壹種國企改制方式。
  說到改制,張濤又嘆了壹口氣,他開口說道;“我們也想著改制來著,但是沒有成功。我們向上級申請過,上級給了我們兩套股份制改革方案。
  壹是直接進行股份制改革,工人占股20%,國家占股80%,企業依舊保持國有制為主體。但是我們廠的工人都不同意這套方案,大家覺得這是換湯不換藥嘛,企業本質上還是國企,可工人卻吃虧了!”
  “說的也是,換成我的話,我也不願意。”李衛東點了點頭。
  國企工人所看中的,無非就是“保障”二字。當時人們的概念裏,國企工人是有國家提供保障的,即便是下崗以後,國家也不會不管自己,會給安排新的工作。
  哪怕是後來下崗潮壹波接壹波,仍然有很多下崗職工有這種天真的想法,在家裏等著安排工作,壹等就等到退休。
  而改為股份制企業以後,工人們失去了國企的身份,也就失去了國企的這壹層保障。然而企業仍然是國家占股80%,壹切還都跟以前那樣,是國家說了算,那工人們就覺得不劃算了。
  既然是換湯不換藥,壹切還跟以前壹樣,那我為什麽要改制,不改的話好歹是個國企職工,改了的話連國企職工的身份都沒有了,那等於是白白失去了壹層保障嘛!
  改了半天沒好處,反而丟東西,這樣的改制方案,工人們肯定不願意。
  李衛東接著溫帶:“第二套方案是什麽?”
  “第二套方案就是,企業將存量資產出售給職工,算作職工的股份,國家拿土地入股,完成股份制的改革。”張濤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但是我們的工人也不同意這個方案。”
  這壹套方案,是當時國企改革股份制比較常見的方式。
  這種產權改制方式,在效益比較好的企業裏,是比較容易做到的,而在虧損的企業裏,在很難實施。
  其根本原因就是職工需要花錢去購買企業存量資產,才能獲得股權。
  若是壹個效益比較好的企業,每年都有大量的盈利,那職工會歡天喜地的掏錢獲得企業股權,因為有盈利就代表著資產升值,誰都願意自己手裏的資產變多。每年再根據股權分個紅,那就再好不過了!
  可若是企業壹直在虧損,那花錢買了這個企業的資產,就相當於是在不斷的貶值,說不定有壹天企業倒閉了,自己投進去的錢就打水漂了。
  這就跟投資是壹個道理,賺錢行當人人愛去,虧錢的買賣人人嫌棄。
  所以職工不同意這個方案,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只聽張濤接著介紹道:“兩套方案都沒有通過,改制的事情也就暫停下來。不過就在上個月,情況又有了變化,重型機械廠想把我們廠給吞了!”
  “兼並麽?”李衛東開口問道,這也是國企改制的壹種方式。
  “對,是叫兼並!”張濤點了點頭。
  “看來重型機械廠的胃口也挺大的!”李衛東接著說道:“不過被重型機械廠兼並,也是壹件好事情吧?重型機械廠那邊的效益還是很不錯的,去年好像是全市第壹吧!”
  “哼,便宜誰也不能便宜重型機械廠!”張濤冷哼壹聲。
  都說同行是冤家,重型機械廠和裝載機廠算是同行,互相之間有矛盾也是正常的。
  只聽張濤接著介紹道:“要不是重型機械廠的話,我們裝載機廠也不會淪落成現在這副樣子。”
  “這是為何?”李衛東開口問。
  “我們是生產裝載機的,他們重型機械廠生產各種重型機械,原本我們算是和睦相處,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幾年前那個丁友亮當上廠長以後,把產品重心也放在裝載機方面。”
  張濤接著說道:“去年年初的時候,他們推出了壹款新型裝載機,賣的很不錯,裝載機市場就這麽大,他們的裝載機賣出去了,我們的不就賣不動了麽,所以廠子就淪為現在這樣!”
  李衛東啞然失笑的搖了搖頭,鬧了半天是被重型機械廠給擠倒了,張濤才心有不忿。
  於是李衛東開口勸道:“張廠長,我雖然不怎麽懂裝載機,可是卻也知道,這做買賣的,商業競爭是很正常的事情。現在已經不是幾年前計劃經濟的時代了,市場經濟嘛,就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我覺得這事情妳也不能全怪重型機械廠!”
  “我知道妳的意思,妳是說我們廠之所以會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是因為我們的產品太老舊了,所以被市場所淘汰,對不?”張濤開口問道。
  李衛東只是笑了笑,沒有回答。
  張濤則接著說道;“我也知道,我們的產品還停留在幾十年前,現在是落後了,我們也想進行產品升級,可我們哪有那麽多錢啊?
  裝載機這種重型機械,賣的可比汽車貴多了,壹套生產線也比汽車貴對了,進口壹套汽車生產線得花多少錢妳知道不?我們裝載機生產線比那個還要貴!
  自己搞研發的話,那也是壹個無底洞,這種重型機械的研發,幾十萬下去連個水漂都打不起來,幾百萬下去才能見到點水花。我們壹個市級的企業,哪有那麽多錢!”
  聽了張濤的牢騷,李衛東欲言又止的張了張嘴,卻沒有說話。
  張濤卻接著說道;“妳是不是想說,既然做裝載機這麽費錢,為什麽重型機械廠能推出新款裝載機,而我們卻做不出來?我告訴妳,那是因為丁友亮運氣好!
  丁友亮從‘七五’科技攻關計劃中,申請了壹個有關重型機械承載的項目,等於是國家掏錢給他們做研發!所以他們重型機械廠才能推出新產品!”
  “原來如此!”李衛東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心中卻暗道,這丁友亮不愧是能在三十五歲就坐上重型機械廠壹把手的人,有能力,有眼光,也有魄力,還懂得從國家的戰略計劃中借雞生蛋。這可不是單單“運氣”兩個字能夠解釋的。
  從這方面講,能攤上這樣壹個有能力的領導,裝載機廠被重型機械廠吞並,也未嘗不是壹件好事,最起碼抱上壹條大腿了!
  於是李衛東開口勸道:“王廠長,就算是妳們裝載機廠跟重型機械廠有恩怨,但關乎著企業的生存發展,以及職工的未來,我覺得妳們還是應該答應重型機械廠的兼並。”
  張濤卻搖了搖頭:“我就是為了職工的未來,才不願意被重型機械廠兼並的!我們廠上上下下有七百名職工,那重型機械廠只願意接收壹百名,而且還有什麽年齡限制、學歷限制。把年輕的、有學歷的都挑走了,余下的沒學歷的、年紀大的六百人去哪裏?”
  “竟有此事?重型機械廠不應該接收妳們全部的員工麽?妳們畢竟都是國企啊!”李衛東開口說道。
  張濤卻冷哼壹聲:“哼!那個丁友亮早就想對重型機械廠進行改制了,他收購我們廠,無非就是想借我們廠的設備和場地來擴大產能,他當然不想要我們的工人!”
  企業搞兼並的時候,挑肥揀瘦也是正常的事情,看妳不順眼,或者是覺得妳無法創造價值,壹腳踢開也常有。不過總的來說,這種人事方面的事情,都是可以談的。
  但是在九十年代初,國企之間的合並,應該對工人照單全收的,這也算是國情使然。
  國企兼並國企,只要設備和場地卻不要人,這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不過仔細想想這也正常,兩個利益團體合並,互相掐架是必然的,和睦相處反而不正常。
  而且重型機械廠也要搞股份制改革的話,人太多反而會更麻煩壹些。更何況兼並裝載機廠的職工,不是重型機械廠的原生土著,到時候利益分配也是壹個隱患。
  最好的方法就是只要設備和場地,不要工人,沒有人,自然也就沒有了紛爭。
  然而丁友亮還是很聰敏的,他給了裝載機廠壹百個名額,還都是年輕有學歷的。
  年輕人能幹活,學歷高的有技術,這些都是人才,要來也不吃虧。
  更重要的是,這壹招可以從內部分化裝載機廠。
  年輕人覺得,兼並成功更的話,自己有更好的出路,能去重型機械廠工作,那些年紀大的卻阻礙兼並,等於是阻礙他們未來的發展。久而久之,互相之間的矛盾就會激化。
  壹旦裝載機廠內部不團結,那麽兼並裝載機廠,就更是十拿九穩的事情了。
  以李衛東的商業嗅覺,他壹瞬間就識破了丁友亮這壹石二鳥的計策。
  “這丁友亮厲害啊!這手段完全不是計劃經濟時代成長起來的人,到有幾分現代企業家的樣子!”李衛東心中暗道。
  計劃經濟體制下誕生的國企幹部,和現代企業家完全是兩種不同的生物。
  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下,有很多計劃經濟時代的國企幹部,成功的進化為現代企業家。但是丁友亮這種,進化的這麽快的,卻實屬罕見。
  李衛東思量片刻,開口問道:“張廠長,既然妳想要保住妳們廠七百名職工的飯碗,我這裏倒是有個股份制改革的方案,不知道妳們有沒有興趣?”
  “李廠長請講!”張濤開口道。
  “由妳們廠的職工,將企業的存量資產全部買下計算股權,國有土地使用權不入股,企業有償使用土地。這樣壹來的話,就能避免國資的介入,讓企業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權。”李衛東開口說道。
  張濤稍微壹琢磨,隨後搖了搖頭:“這跟上級提出的第二套方案差不多,區別就是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部分。這個方案也行不通的,以我們廠現在的情況,職工怎麽可能自己掏錢去買企業的存量資產?”
  “張廠長,妳別急啊,我話還沒說完呢!”李衛東笑了笑,接著說道:“妳們的職工買了企業的資產,就擁有了企業的股權,這時候再找個接盤俠,從妳們職工手中買走股權不就行了!”
  “接盤俠?”張濤壹時間沒有弄明白這個詞的意思。
  李衛東則接著說道:“這個接盤俠買走了職工的股權,肯定是要進行生產經營吧?要不然生產線浪費不說,還得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費。到時候妳們的工人,不就有活幹麽?”
  “我明白了,這是將改股份制的風險,轉嫁到這個什麽接盤俠身上!”張濤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李衛東則接著說道:“而且妳們職工在賣股份的時候,可以稍微提高壹些價格,比如壹千塊錢買的,賣壹千壹或者壹千二,這麽壹倒騰,職工還能賺壹筆錢!
  我估摸著,妳們廠的資產,不算土地怎麽也得值個三四千萬吧?到時候多賣三四百萬,不就是職工賺到的!對職工有好處的方案,他們肯定會贊成的!”
  張濤點了點頭:“這個主意聽起來不錯,可是上哪去找這個鍵盤俠呢?”
  李衛東急忙指了指自己:“我願意當這個接盤俠!”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