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正式主政長豐縣
縣委書記與美女主播 by 雪飛冰上舞
2018-8-9 06:01
第12章:正式主政長豐縣
上午十點,市委鐘書記和市委組織部領導陪著王軍準時來到了長豐縣。他們剛走進縣委小會議室,市委秘書長的電話就來了,說是有位省領導路過方平市,想順便到市裏看看。於是,鐘書記匆匆忙忙召集長豐在家的常委們開了個十多分鐘的短會,便調轉車頭往回趕。鐘書記在會上說,王軍同誌他是非常了解的,在市委工作多年,有豐富的黨務工作經驗。這兩年又在黃平縣任縣長,也幹得很不錯,這說明他抓經濟工作也是壹把好手,希望長豐在座的各位好好團結在他周圍,支持他的工作,使長豐各項工作再上壹個新臺階。常委們個個手握鋼筆,認真記錄著市委書記的講話,並不時用尊敬的目光看壹眼滔滔不絕的市委書記。他們仔細琢磨著市委書記的每壹句話,覺得市委書記很了解和欣賞王軍,他們兩人關系很不壹般,於是心裏對新來的縣委書記更添了壹分敬威感。
市領導們壹走,會場氣氛就活躍多了,臨時主持了半個月全面工作的李縣長忙說:“王書記,我們盼妳盼了半個月,這半個月,我們可是群龍無首,度日如年啊。”
“嗯?老書記退後的這些天,上面不是要妳負責全面工作的麽?怎麽會無‘首’呢?妳就是‘首’嘛。”
王軍望著李縣長不緊不慢地說。
“長豐這麽大,我哪有能力管好啊,妳再不來,我可要到市委喊冤去了。”
李縣長顯得好疲憊吃力的樣子,且壹臉的恭敬。
半個月以前,李林和王軍都是壹縣之長,常在市裏壹起開會,碰面的機會也是較多的。兩人年齡相差不多,且都是同時任縣長的,很談得來,在壹起還常常開些玩笑什麽的,相互都把對方當作朋友待。因為長豐縣比黃平縣大,經濟實力也強些,那時李林在王軍面前說話還很有自信的,有時不經意間還會表現出壹種居高臨下的神情來。可在半個月前的壹天,市委通知李縣長等長豐縣幾位主要領導到市裏開會,省委組織部壹位處長傳達了關於長豐縣領導班子調整的意見,決定讓黃平縣縣長王軍到長豐任縣委書記,李縣長的昔日朋友就突然成了自己的領導。李縣長突然聽到這個決定時,開始心裏也猛然震了壹下,然後就有壹絲幽怨湧上心頭。他有點想法是自然的。他和王軍的資歷差不多,而且這兩年長豐的經濟比黃平的要搞得好些,如果上面派個他不怎麽熟悉的人來長豐任書記,他可能還沒有什麽想法,可偏偏來的是他比較了解的王軍。人總是有個比較的嘛,他怎麽可能沒有壹點失落感呢?但李縣長是個很識時務的人,他心頭的那絲幽怨很快就在理智的抗爭下消失了,臉上立馬現出了誠懇而恭敬的笑容,表示堅決擁護上級領導的正確決定,熱烈歡迎王軍同誌到長豐縣主持全面工作。
李縣長是從基層壹步步走上來的。他八六年從省農學院壹畢業,就到鄉政府工作,從辦事員、秘書、副鄉長、鄉長鄉黨委書記,到縣農業局長、副縣長、縣委副書記縣長,每走壹步都留下了壹串不重不輕的腳印。從當鄉黨委秘書那天起,他就初步摸索出了壹套自認為行之有效的為官訣竅:對上面領導說的話,不管對與錯,他從不當面反對。按他的話說,當領導的既然那麽說了,那麽決定了,別人肯定認為自己是有道理的,也是有目的的,況且任何人都有自尊心,妳當面反駁別人,讓別人下不了臺,別人肯定不高興。另外,只要有接近上級主要領導的機會,他也絕不會放過,當“意思”的壹定得要“意思”絕不能吝嗇。寧讓老百姓罵娘,也不能讓上級斷糧嘛。在同級領導班子之間,他覺得關鍵是要搞好平衡,既不能和誰表現得過於親近,更不能疏遠任何人。按他的話說,班子壹定要團結,不能窩裏鬥,特別是主要領導之間,如果表面上都尿不到壹個壺裏,相互拆臺,上面首先就會對整個班子有看法,這樣對班子裏的任何人都不利。就是對下級和老百姓,他也不盛氣淩人,能辦的事就辦,辦不了的就拖,但態度要好。按他的話說,任何人心中都有壹桿秤,誰也不傻,誰好誰賴,老百姓心裏十分清楚。不要說什麽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起碼老百姓人多,那麽多雙眼睛盯著妳,妳壹個人在臺上,有什麽舉動能逃得過那麽多雙眼睛?妳就是會表演魔術都有露餡的時候呢,只不過是他們不說,說了也沒用,或者說了妳沒聽到。不過,萬壹有他們說的機會呢?所以,這條路也不能堵死。當然,他所用心思最多的還是他的自接上司,重點還是要抓住的。比如他當鄉長時,就從不和鄉黨委書記鬧別扭,遇有名利的事總是先考慮書記,大事小事從不單獨拍板,總是要先揣摩揣摩書記的意圖再說。這樣,鄉黨委書記壹調走,就推薦他繼任,加上他自己平時對上方方面面的努力,他就按部就班地當了書記。很多當頭兒的都喜歡和他這個副手搭夥,因為他和別的副手不壹樣。有的副手天天抱怨正職不放權,巴望正職升不上去,看他的笑話。而李林不同,他不管在什麽場合,特別是在上級領導面前,都是極力美化自己的正職,希望正職盡快高升。這樣壹來,正職上去了自然高興,他自己的位置也就會按順序往前移壹檔。他的想法是,既然別人能做妳的正職,就說明別人在這官場上的套手比妳多,不服不行,不然只有自己吃虧。再說,上面來了人,哪次不是先找正職談話了解情況?有什麽話別人正職早就說了,有時惡人先告狀都還靈呢,何況別人還是妳的領導?他嚴格按照這個準則行事,官運也算亨通,剛四十出頭,就當上了縣長。
“新書記來了就好,這下我們長豐就有希望了。”
縣委辦公室張主任急忙接著李縣長的話說。張主任在領導面前喜歡笑,可他說這句話時卻沒有笑,這就表現出了他說這話的鄭重和真誠。可熟悉他的幾個老常委都知道,他的這句經典語言已在三任新書記上任時說過。張主任已五十五了,初中畢業後在家種了兩年田,後因農業學大寨時表現積極,被推薦上了工農兵大學,雖沒上幾天課,但有了大專文憑。畢業後在縣革委會沒瀟灑幾天,就被當作“三種人”清理出局了,到公社打了幾年雜。但他畢竟是見過大世面的人,慢慢又殺回了縣委辦公室,不久就當上了辦公室主任,這壹幹就是十多年。人們當面壹般都叫他老主任,背後對他的稱呼可就多了,有叫他老張的,有叫他老滑頭的,有叫他不倒翁的,還有叫他“三大主任”的,因為他身高雖然只有壹米六六,可眼睛、鼻子、嘴巴特別大。
王書記吸了口煙,說:“哪裏哪裏,工作還是要靠大家壹起做的嘛。”
句句話都顯示出壹把手的尊嚴。
“我們都會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辜負市委書記對我們的期望,在王書記領導下,使長豐各項工作有壹個更好的發展。”
李縣長畢竟是二把手,還主持了半個月全面工作,就代表常委們表態。
“王書記,我是做組織工作的,壹定幫妳把好幹部關。”
組織部長黃昌軍心想自己也不能落後,找了個空隙忙插了進去。
各位常委都搶著和王書記搭話,壹是盡量表示出自己對新主人的熱情和尊重,給他留個深壹點的好印象;二是探探這位新主人的口風,揣摩揣摩他的心理。
“十壹點多了,估計飯菜搞得差不多了,我們可以去了吧?”
紀委書記陳昌玉見眾人為了和新來的頭頭套近乎,都爭先恐後地往前沖,沒完沒了的,趕緊插話說。
“王書記今天跑了這麽遠,餓了吧?我們邊吃邊聊,王書記,您說呢?”
張主任看了壹眼陳昌玉那鄙夷的神色,忙征求王軍的意見。
“好吧,飯總是要吃的,飯好了就先吃吧。”
王書記邊說邊站了起來,李縣長便帶著王書記朝縣委大院後面的賓館走去,邊走邊聊。張主任則趕緊向前跑,想先看看飯菜弄得怎麽樣了。進了包廂,王書記忙著說話,竟忘了落座,其他常委們就都站著,不敢去坐。
“大家隨便坐嘛,都站著幹什麽?”
王書記看了壹眼滿桌子的菜和酒,說。
“書記不坐我們怎麽敢坐啊,您請坐上席。”
縣委辦張主任憨憨地望著王書記笑著。
“妳們呀,現在都是壹家人了,還這麽講究?都坐下嘛。”
王書記的右手搖擺了幾下,可還是沒人敢先坐下去,李縣長就說:“王書記,妳就先坐下吧。”
說著,就和王書記同時坐了下來,大家這才紛紛按領導班子常排的名次坐到自己應該坐的位置上。在家的縣委常委都來了,滿滿壹大桌。大家邊喝邊聊,先是隨意寒暄客氣壹番,然後自然就談到了長豐縣的形勢。
“長豐縣地理位置和經濟基礎都是不錯的,關鍵是要有壹個好的帶頭人,現在王書記來了,今後咱們長豐縣壹定有個更好的發展。”
張主任在縣委辦公室主任的位置上幹了十多年,應該最有發言權。
“我們這個班子今天差不多都來了,總之,只要我們在座的團結壹心,在縣委的領導下,壹定能把長豐縣搞好。”
李縣長今天可以算是個東家,自然要發言。
“長豐縣的自然條件確實不錯,關鍵是要用好人,王書記,您放心,我這個組織部長壹定幫您把好用人關,把優秀人才給您選上來。”
黃部長壹談到選拔人才問題總是最有興趣的。
“長豐的人才的確不少,可以說是人傑地靈,關鍵是通過什麽樣的有效途徑把真正德才兼備的人才選上來。”
紀委陳昌玉書記看了壹眼黃部長說。
“這些,我們王書記自然會有個通盤考慮,我們只管幹好份內工作就是。王書記以前不管在哪個部門都幹得很出色,不然,上面也不會派他到我們這個大縣來。現在我們還是多給王書記敬敬酒吧。”
張主任看陳昌玉說話時臉上有些嚴肅,又怕鬧個不愉快,忙說。
於是,大家紛紛站起來給王書記敬酒,不談工作了。喝完酒,吃完飯,放下筷碗,大家都如釋重負,歪著頭,紅著臉,手拿牙簽剔著牙,坐在飯桌邊打著酒嗝。李縣長斜了斜身子,把頭湊到王書記耳邊小聲問道:“下午妳要休息壹下吧?”
王書記問:“有什麽事麽?”
李縣長說:“妳如果不休息的話,就召開壹個各部、委、辦、局主要領導見面會。縣裏半個月沒來書記,這些天紀律不太好,而且有好多謠傳,我看妳先和大家見見面好壹點。”
王書記說:“好嘛。”
李縣長說:“那妳就好辛苦了呢,今天跑了這麽遠的路。不過不要多長時間,個把小時就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