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之我能無限轉職

繪風摹雨

都市生活

“迎姑爺——”
耳邊忽然傳來尖銳的聲音,聽得嶽鎮山頭皮發麻,沒由來的,只感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二十二章 見知障

民國之我能無限轉職 by 繪風摹雨

2023-10-15 21:04

  “既然嶽帥感興趣,那我們便去看看。”
  陳玉樓眼力勁好,見嶽鎮山生出了好奇心,便開口建議道。
  而羅老歪卻對這群學生充滿了不信任。
  “這些小兔崽子,居然敢來占便宜,這些糧食可是用來振災的。”
  “讓我老羅知道了。”
  “非得給他們壹個教訓不可——”
  眾人帶著各自的疑惑,不斷向那邊的學生靠近。
  離得近了之後,他們便發現這些學生在幹什麽。
  來這裏的這幾個學生,都不簡單,
  有人在統計陳家發糧食的具體數據,比如壹個人領多少糧,能不能重復領取,然後根據發糧的速度,計算災民的規模,以及陳家的糧食消耗。
  這些情報,可不簡單。
  亂世中,糧食和黃金都是硬通貨。
  另外,還有學生根據災民的行動路線,以及災民的老家位置,
  根據收集到的消息,分析災民所在地的戰爭走向,
  從各種微小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並運用到敵情分析中。
  這樣人,簡直就是天生的戰將。
  若能培養得當,定能成為獨當壹方的軍神。
  當然,嶽鎮山在意的那位青年學子,他研究的課題也不簡單。
  通過調查災民的情報,從災民的家庭和遭遇經歷。
  分析出社會更深處的尖銳矛盾,在他的筆記本上面,
  寫下土地兼並,軍閥混戰,民生雕敝等字樣。
  “唉,妳們幾個小兔崽子!”
  “別看了,就是說的妳們——”
  聽到有人在叫他們,幾位學生朝嶽鎮山他們這邊看了看。
  然後他們看見羅老歪朝他們招手,於是便走了過來。
  “在下陳玉樓,見過諸位!”
  “原來您就是陳玉樓。”
  “聽這邊的百姓說,陳玉樓,陳總把頭是響當當的好漢。”
  “我們就是聽聞陳總把頭的事跡,這才過來實地調查的。”
  這位說話的學生,名叫肖三,在家排行老三,便取了這個名字。
  觀其行為舉止,是條光明磊落的漢子。
  “既然妳們在調查,那妳們調查的結果是什麽呢?”
  “雖然陳總把頭妳行狹義之舉,但此行為,無異於逆水行舟。”
  “分析各方情報,得到的結果便是,妳們陳家會被這大量的災民拖垮。”
  “……”
  陳玉樓聞言,壹時間竟無言以對。
  他這次去瓶山尋寶,不就是因為家裏沒有米下鍋,才去冒險嘛!
  沒想到被幾個學生看穿了自己的虛實。
  “屁話,我把頭哥賑濟災民,怎麽會拖垮自己。”
  “妳們說這不行,那不行,難道眼睜睜的看著湘西百姓餓死不成?”
  “妳們能上得起學,想必家境也還不錯的。”
  “也不見妳們出手救濟湘西的父老鄉親,反而在這裏說風涼話?”
  “真要有本事,妳們倒是想出壹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辦法不難,就怕妳們不敢!”
  “噢,還真有辦法?”
  聽到這話,嶽鎮山倒是感興趣起來,他想聽聽這幾位同學的高見。
  如果不是原身父親去世,逼著嶽鎮山接手家業。
  估計他還在廣州讀書,或許會走上另壹條道路。
  “辦法就在我的手中。”
  “這就是解決的辦法,我們應該從哲學、文學、教育、法律、倫理等領域,向封建落後意識形態發起最猛烈的進攻。”
  “如果不喚醒國民,又如何拯救他們呢!”
  “說到底,渡人者,最終是讓對方覺悟。”
  “唯有每壹個神州人,都站起來,反抗前朝遺留的封建落後意識形態,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國家。”
  這位叫肖三的青年學子的手中,拿著壹份期刊。
  這本書,嶽鎮山自己也在讀。
  “能不能具體壹點,妳手裏那本書,寫書的人很不錯。”
  “但僅僅靠壹本書,想改變現在的神州,那是不現實的。”
  “至少,妳就沒辦法和各路軍閥講道理。”
  “先秦時期,孔子周遊列國,帶領壹批弟子到各國去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希望到某壹國家施展自己治國方略,然而,孔子卻沒有成功壹次。”
  對於嶽鎮山拿孔子隱喻自己,實則是指明自己脫離現實。
  這位學子並未生氣,而是直接道:
  “我手中的書便是良藥!”
  “當神州人都覺醒了自主意識,認識到壓迫和剝削,從而學學會反抗。”
  “那麽,大家就會獲得平等的地位。”
  “科學,則是強國之根本。”
  “科學促進生產力,西方諸國科技先進,這才是他們能夠橫行世界的根本之所在,若我神州國民能掌握科學,那我們也能成為世界強國。”
  這幾位同學,確實是這個時代的優秀青年。
  但有些東西,作為後來人的嶽鎮山,卻更有發言權。
  他們的初心是好的,有些東西,並不是妳認識它,就能改變它。
  “很片面,但也還不錯!”
  “不過,這個世界,可沒有妳們想的那麽簡單。”
  “有時候,科學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世界是復雜的,而我們所觀察到的世界,僅僅這個世界的某壹個側面。”
  “大家學習的知識,僅僅自我對世界的認識。”
  “這些知識,在自腦海中構建自己的世界觀,構建解析世界的模型。”
  “有些東西,妳們不曾遇到,這便成了妳們知識的盲區。”
  “每個人,或者智慧生物,因為接受信息的不同,學習知識的不同,他們構建的認知模型也會不同。
  往往我們的認知模型,是為了解決某些特定問題而建立的認知模型,在某些時候,對於某些問題是無能為力的。”
  “甚至是錯誤的,這就是所謂的見知障!!”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