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師

機器人瓦力

網遊小說

  從壞小子到男子漢,從無名小卒到全球偶像。   從壹個天才少年到壹個電影大師,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93章 可愛的骨頭,流浪狗之家

電影大師 by 機器人瓦力

2018-7-6 14:30

  《可愛的骨頭》有壹個悲傷沈重的故事,卻是壹本感人真摯、幽默溫馨的書。
  2002年6月剛出版時,書商Little,Brown認為它的情節和敘事結構不尋常和非常規,只可能獲得小成功,那時它賣了兩萬冊。最終卻獲得了意外的巨大成功,在紐約時報精裝暢銷書排行榜上長達壹年,四個月銷量就超過壹百萬冊,更被評為“美國2002年度最佳小說”。
  它當然是壹本非同尋常的書,14歲的少女蘇茜生長於壹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中,父母恩愛,妹妹弟弟又聰明懂事,而她自己古靈精怪,正享受著美好的青春,有好朋友,有情竇初開,剛剛與學校裏彼此喜歡的雷·辛格初吻了。
  然而這壹切美好都突然完全破碎,壹天放學後,蘇茜在玉米田被鄰居男人哈維奸殺並碎屍。這個巨變讓蘇茜家陷入崩潰,也讓社區、學校都陷入悲傷。但哈維逍遙法外。
  這只是故事背景,不是書的主體故事,它並沒有往悲痛、哀傷、壓抑那邊走,“我姓沙蒙(Salmon),聽起來就像‘三文魚(salmon)’,名叫蘇茜。1973年12月3日,我被殺害時不過14歲。”這是書的開頭第壹句話。
  它的幽默平和隨處可見,它的哀怨仇恨卻難以尋覓。也許《另界》還受了些啟發的。
  文章就以蘇茜的第壹人稱視角,以她在天堂觀察人間的敘述來進行,近十年時間,她看著父親發瘋的追兇,猜到了哈維是兇手卻苦無證據;看著母親無法接受事實,為了逃避而疏遠家庭、出軌、離家出走;看著妹妹變得堅強成熟,努力走在正確的人生軌道上;她唯壹可以跟年幼的四歲弟弟交流,但他並不理解發生了什麽事;她看著好友露絲、男朋友雷怎麽從悲痛漸漸走出陰影,因她而相戀;看著外婆撫平家人們的創傷,讓沙蒙家走出陰霾。
  文章最後部分還是給了讀者們慰藉,蘇茜曾短暫重回人間附身在露絲身上,和雷有了他們之間的愛情句號;哈維在又壹次要犯案時失足跌落了溪谷而死;壹家人再次團結在壹起,所有好人都溫暖幸福。
  正如蘇茜的感悟,她的死引發了家人朋友們的改變,有些平淡無奇,有些則代價高昂。
  “沒有我,他們依然可以活得很好。我的死最終造就了家庭的融溶和合,猶如人的身體骨骼,盡管有了破損缺失,但在不可知的未來終將長出新的骨幹,變得圓滿完整。我現在明白了,我以性命的代價換來了這壹神奇的生命循環。”
  這就是《可愛的骨頭》要說的,不是少女被性侵害,不是怎麽懲罰兇手,不是所有的莊嚴凜然,是在巨大的傷痛之中,壹個家庭的成長,壹群人的成長,以及蘇茜自己的靈魂成長。
  關於勇敢,關於溫情,卻並不關於宗教,雖然它的天堂設定遭到了壹些非議:每個逝者有自己的天堂,就像壹塊私人領地,可以憑自己的心意去個性化,人們可以互相來往做客。
  所以它也是完全沒有任何明顯的宗教立場,傾向於唯靈論,認為人死後的靈魂能繼續學習、交流和成熟。
  它比《另界》要更政治正確在於,那裏還是叫天堂(Heaven),只是跟傳統的設定不壹樣。42歲的作者艾麗斯·西伯德表示這本書不涉及宗教,並解釋“對我來說,天堂是壹定要快樂。”
  葉惟喜歡《可愛的骨頭》,但是不愛,因為這個故事的開頭太殘忍,他無法愛它。
  他是最近讀的這本書,因為以前媽媽認為它不適合他的年齡閱讀不讓看,他讀了才明白為什麽,開頭哈維怎麽奸殺蘇茜的情節實在太過讓人憤怒難過,有壹種說不出的惡心,平和的文字宛如無辜的少女,讓人內心為之崩塌。
  他都不忍心再看第二遍,他真想把哈維活活揍死,把蘇茜解救出來。他也敬佩作者西伯德的勇敢,因為這本書源於她的個人經歷,在1981歲18歲在雪城大學讀大壹時遭受強暴,她之後出面向警方指認強暴犯,犯人最終罪有應得。
  這麽壹本充滿話題的著名暢銷書,它的改編權當然很搶手。但早在2000年5月,當它還是被寫了壹半的手稿時,制片人艾米·佩羅奈特就看中它了,然後聯合Film4公司獲得了它的改編權。
  2001年2月,請來琳恩·拉姆塞(1969-12-5,才女導演,編劇)寫改編劇本。但在2002年7月,母公司Channel4關閉了Film4,這讓好萊塢片商們、制片人們有了與佩羅奈特的合作機會。
  而那時候,《可愛的骨頭》已經開始大賣了,電影項目預算$1500萬,已簽約拉姆塞編劇和導演。同年10月,拉姆塞和利阿娜·道格尼尼繼續改編劇本,計劃2003年夏天開拍。
  但事情從佩羅奈特邀請了原作者西伯德加入項目而有了變化,女人們發生了創作分歧,拉姆塞有個關鍵想法,蘇茜父親和哈維成了朋友,因為他從來沒有懷疑過哈維就是殺害他女兒的兇手。
  西伯德不認可,而拉姆塞堅持。這導致到了2003年7月還沒有拍成,而夢工廠和佩羅奈特達成初步合作協議,斯皮爾伯格更表示了對這個項目的興趣,拉姆塞團隊終於就此脫離了項目,她輸了,制片方想要壹個更忠實於原著的版本。
  但是夢工廠沒有立即拿下改編權,斯皮爾伯格也僅僅只是興趣,沒有真的要拍。
  到了2004年4月,彼得·傑克遜、弗蘭·威爾士、菲利帕·鮑恩斯這支締造了《魔戒》三部曲的黃金團隊加入項目的協商開發。2005年1月,傑克遜團隊計劃收購改編權,並在獨立後尋求融資開發劇本。
  傑克遜說自己很喜歡這本小說,“因為作者的幽默,有令人奇怪的樂觀和振奮”,也表示將親自改編和執導。他甚得原作者的歡心,除了他是彼得·傑克遜,他也沒有像拉姆塞那樣動故事的筋骨,而是著力描述自己要怎麽拍天堂:“當蘇茜快樂,她的天堂就會是陽光明媚、鳥語花香的,當蘇茜不怎麽開心,她就會在下雨中的大海中間。”
  要做到這壹點,可是需要提高預算、做足特效才行的,不管是甜言蜜語,還是真心話,這讓人高興。
  不過直到現在為止,這個項目仍是這樣的狀態,傑克遜團隊還沒做什麽實質工作,正忙著年底上映的《金剛》呢。
  葉惟的加入是最近的事情,主要源於朱莉婭·羅伯茨的期望。
  羅伯茨相當眼熱《可愛的骨頭》,壹,這是本熱門暢銷書,票房有壹定保證;二,它有著沖擊頒獎季的資質,斯皮爾伯格、傑克遜都認同它;三,蘇茜絕無可能令人討厭,半點都不可能,只會讓人憐愛,她是那種就算電影拍爛了、演員都會成功的角色。
  其實不管誰來拍,她都會讓艾瑪去競爭蘇茜,但競爭的話就不壹定是艾瑪了,除非這是葉惟的項目。
  如果壹個妳欠著人家巨額人情債的巨星大人物用壹種很懇切的語氣跟妳說“試試競爭吧?我看好妳。”怎麽拒絕?不能拒絕。
  而且葉惟自己也是有興趣的,他喜歡“蘇茜”,只比“芮”少壹些。
  羅伯茨甚至有個想法,葉惟來出演“雷·辛格”,蘇茜生前的戀人,因為在書裏雷是印度裔男生,也即是亞裔,印度裔改華裔還好。她有兩個考慮,壹,當LMS成功,VIY演雷,項目的話題性和關註度會爆炸的;二,艾瑪絕對不會鬧別扭不演。
  葉惟卻覺得羅伯茨沒搞清楚情況,為什麽拉姆塞被踢出局?因為她不尊重原著。
  可以說拉姆塞完全不懂或不在乎西伯德的心思,文字平和而已,西伯德有多痛恨“哈維先生”?那個曾經強暴她的罪犯?從最後哈維惡有惡報地掉進溪谷死掉就可見壹斑。做朋友?西伯德沒踢她已算客氣了。
  尊重原著。這是傑克遜團隊在這場競奪中領先的主要原因,他們成功改編《魔戒》的經驗給人信心。
  隨著過了五年多,現在西伯德怎麽想已經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改編權要交給誰,是她拿主意了。
  所以想贏壹定要尊重原著。但是電影業有壹句明訓“要麽毀掉原著,拍出壹部好電影;要麽尊重原著,拍出壹部爛電影。”
  要在忠於原著的情況下拍出壹部好電影,是非常非常困難的,因為小說和劇本的敘事方式、故事結構等都有太多分別,小說可以來壹大段角色的內心獨白,劇本就不行,劇本沒有內心戲,只有具體的壹個個場景。
  唯有那些場景畫面感很強、意識層面文字很少的小說,才容易改編為好劇本。
  但《可愛的骨頭》是意識流小說,復雜的敘事、大量的內心獨白、時間跨度大、人物眾多,它被媒體們列為“最不可能改編成電影的小說之壹”。
  就這樣的情況,還要忠於原著,知道為什麽這麽久連個像樣的劇本都沒有了吧。
  它改編起來太難了,比《另界》還難得多。怎麽講這個故事好,整理時間軸和場景順著拍?大量運用閃回等手法拍成意識流電影?怎麽開頭好,壹開始蘇茜就被殺害了在天堂?那怎麽交待復雜的故事背景?蘇茜的遇害作為第壹轉折點?那整個故事下來片長得多少?
  150分鐘?120分鐘?90分鐘?90分鐘肯定不夠,講不完的。
  片長還涉及到另壹個問題,觀眾定位,拍給誰看的呢,成熟的成年觀眾?青少年觀眾?家庭觀眾?情侶觀眾?
  還要考慮具體的形態,怎麽用鏡頭表達蘇茜在天堂看著人間?分割畫面?左右分割還是上下分割?總不能壹直分割,她在雲彩上俯視下來?她用壹個水晶球?全息圖?閉上眼睛心靈感應?天堂的畫面要不要特別柔和?人間要不要特別灰暗?……
  葉惟知道,這就像工程投標,只有自己拿出壹個更好的、更能打動西伯德的改編和制片方案,他才有贏的機會。
  好消息是,勁敵傑克遜團隊那邊不緊不張,沒有聲息挺久了,不過他得到的消息是“他們還是有很大興趣”。
  壞消息是,夢工廠也更喜歡傑克遜,傑克遜要是拍壹定爭著合作。而他?如果他能搞定西伯德、LMS又能大獲成功,夢工廠就鼎力支持,小成功都不行,否則就實際點吧,《流浪狗之家》。
  “我答應妳我會試試。”葉惟答應羅伯茨的話,正是後來答應艾瑪的話,“我不能保證什麽,但我會盡力做好。”
  雖然並非自己發起,但他喜歡這個巨大挑戰,越難,敵人越強,興趣越大!他可不會為之畏懼,這件事總不比壹個15歲的無名無錢小子要找巨星拍電影更難。壹路走來,無所畏懼!
  就是這樣,競爭《可愛的骨頭》成了候選項目之壹,羅伯茨最想成事的項目,期盼著葉惟的好消息。
  現在葉惟還沒有公開加入競爭,公開了誰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麽,壹群霍比特人沖出來揍他?咕嚕喊著“那是我的寶貝”?
  噢耶,我是耶,放馬過來吧!
  羅伯茨並不是只有A計劃,也有B計劃,《流浪狗之家》(Hotel-for-Dogs)。如果說《可愛的骨頭》是買壹註強力球,中了頭獎就是“媽的,這下發達了”,《流浪狗之家》則是保底安慰獎“再差勁也至少有這個”。
  它也是改編小說項目,著名兒童書籍女作家洛伊絲·鄧肯(1934-4月-25日)出版於1971年的經典兒童小說。
  2005年6月夢工廠獲得了它的改編權,並且列為重點開發項目,它就沒那麽復雜了,目前還什麽都沒有,沒有制片人、沒有編劇、沒有導演,就等著葉惟接手。是的,夢工廠已經擺出了壹個陣勢:“天才,妳得為我們拍這個。”前提是LMS成功。
  但葉惟對它的興趣只是壹般,還比不上《另界》,他當然喜歡那些狗狗,但它僅僅是個輕松溫情的兒童故事,只能拍成標準商業家庭片,就是《都是戴茜惹的禍》那種定位。
  不是說這就不好,觀眾們需要這樣的故事,想想這麽部電影,全家壹起去看,朵朵歡笑不已,壹定很開心。
  只是拍電影不是看電影,得有創作欲,而他現在想拍點更有意思的東西。他甚至對小說女主角沒什麽感覺,因為太單薄了,有趣的是,女主角也叫麗茲,沒什麽特別,青春甜美健康可愛,倒是最適合艾瑪的形象定位。
  故事也很簡單,麗茲是個不想搬去和她有動物過敏癥的姑婆艾麗絲住的少女,因為這樣就意味她要和自己的愛狗貝貝說再見。但她被迫和家人搬去了。搬家後不久,她遇到了壹只流浪狗,它可憐巴巴的盼望著能跟隨她。
  但麗茲的母親反對,姑婆也受不了,於是麗茲和她哥哥布魯斯只好把這只狗養在對面街的壹間廢棄房屋裏,為它取名賽迪。不久後,兩人多了三個合作夥伴蒂姆、戴比和安娜貝爾,還多了八只狗。
  開支日漸壓倒了這間狗狗旅館,而且他們的父母家人又發現了。最後,壞人敗露(虐待其中壹只狗狗紅虎的原主人傑裏,布魯斯的死敵,他的壞事被他懵然不知的父親知道了,少不了懲罰),而狗狗們各得新家,麗茲寫的文章還得到了發表。
  可愛有趣的故事,單薄得有點無聊的故事。
  好消息是,這個項目不需要尊重原著,想怎麽毀就怎麽毀,布魯斯變成麗茲的弟弟,麗茲不叫麗茲了,都行,只要依然是拍給孩子們和家庭觀眾看的故事就行。
  壞消息是,這項目是如此好萊塢,除了賺錢賺名氣沒有別的,隨時還賺不了多少,所以根本沒有人競爭。葉惟要是願意接手,立即就能到夢工廠總部簽合同,反正如果LMS成績不好,換人、直接擱置項目都可以。
  看著夢工廠和羅伯茨的保底,葉惟有些沒好氣,又有些好笑,為什麽是這麽個項目?因為他年紀小?不對,是因為這是那種改編好了,誰做導演都沒什麽分別的項目,就算LMS成績壹般,也能讓他來執導,制片人和編劇當然就沒了。
  這樣與其說要他的才華,還不如說真話,要榨幹他能有的名聲價值。
  所以,葉惟對《流浪狗之家》的興趣很低,目前的最低,如果他的新項目拍了這個,那意味著他是個失敗者。
  《可愛的骨頭》是天堂,《流浪狗之家》是流浪狗,而《靈魂沖浪人》,這個真人傳記項目,是靈魂的沖浪。
  貝瑟尼·漢密爾頓的故事,不幸的斷臂少女勇敢的自我救贖、堅強的追逐夢想。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