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電影大師

機器人瓦力

網遊小說

  從壞小子到男子漢,從無名小卒到全球偶像。   從壹個天才少年到壹個電影大師,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09章 買得起

電影大師 by 機器人瓦力

2018-7-6 14:30

  150萬買下《半個尼爾森》,葉惟不是在開玩笑,也買得起。
  事實上他的身家比外界估算的還要多,有三個主要來源,《婚期將至》、《驅魔錄像》和“VIY說了”專欄的稿費。
  《陽光小美女》的收益還都是賬目,沒那麽快能分賬過賬。
  《婚期將至》早已全部屬於家庭,它的北美票房為葉家創造了320來萬的稅後純利,而之後的海外版權費、影碟租售、電視播放版權費等的分成,又給惟朵圖像帶來大筆的收入,打稅分賬後,葉家的總盈利已超過壹千萬美元。
  最初葉惟還從中拿錢,投資LMS、TET和個人用度,花去有二百萬,後來就沒再拿壹分了,《婚期將至》的財權交還父母。
  其實他們家早就有條件買壹間更大更好的住宅,再買壹間海邊度假別墅也行,小點、遠點而已。
  但壹直保持著節儉的作風,葉浩根和顧喬都不是大富後就奢侈的人,更不想葉惟和朵朵是,尤其還是孩童的朵朵。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顧喬認為中產家庭的成長環境是最好的,富家孩子容易傲慢敗壞、不懂人間疾苦,生活在夢幻泡沫中;窮人孩子則容易淺薄卑微,每天受困於疾苦,為了日常需求而艱難奔波。
  而中產孩子介於兩者之間,不卑不亢,有優越但正常的家庭和生活,能良好地成長。
  所以全家為朵朵營造著依然中產的成長環境,也就沒有住大別墅、開豪車什麽的。
  不過那些錢不是只存在銀行吃利息,葉浩根的牙醫診所越做越大,熱愛工作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標,全美第壹牙醫;顧喬還是家庭孩子第壹,沒有聽葉惟說的去創業,但有做壹些理財投資,還籌劃著辦壹個教育慈善基金。
  投資什麽呢?電影是笨人、瘋子和大富翁玩的賭博,當然不了。在葉惟的建議下,葉家買了很多股票,傻的都知道買谷歌、蘋果這些新興高科技,誰買夢工廠之類的電影股票誰等著虧錢。
  雖然互聯網泡沫才過去沒幾年,大家都絕望了,這正是入市的好時機。未來肯定屬於互聯網,投資好公司,沒什麽好怕。事實證明這些投資都在賺錢。
  這不是葉惟管的,葉家的家庭賬戶和他的個人賬戶已經分離。
  在LAT的周專欄開了有近兩年,能堅持這麽久讓葉惟自己都驚訝,以致他有著媒體人、影評人的身份,還有壹向的Writer。有不只壹家書商聯系過他談合作,出本專欄輯錄,甚至是圖書小說。
  哪有那麽多時間,有時候他都想停掉專欄了,可就是生來話多,而且這算是壹點話語權。
  每周壹篇文章當然不是免費寫,那還是熱門專欄。兩年來他的稿費節節上升,這些錢足夠維持他的私人日常用度。
  其實他花錢真不多,對奢侈品沒有渴望,買的最多是書籍、攝影器材、電影DVD和各種周邊。
  要是在以前?壹天可以花掉百萬,還全是零零星星的東西。
  但有些消費是超出專欄範圍的,像那輛8萬多的Coachmen房車。
  那輛保時捷911的價格是30多萬,他沒有花錢,爸媽以為是買的,事實上是保時捷送的,他只需繳稅而已。
  這些汽車廠商壹直都有想送車給他開,他開著出街總會被狗仔拍到,“VIY開什麽車”是壹種廣告。他壹直沒有興趣,直至最近,是時候換輛車了,他要了保時捷壹輛跑車,試試吧,挺酷的,女孩子喜歡。
  說到送禮物,以前和妮娜戀愛的時候,葉惟送了她不記得多少禮物,分手了她要送回來,這算什麽呢,她就是愛瞎好強,他沒有要。她要扔掉就扔掉吧,包括那輛路虎車,早就屬於她的了。
  送禮物、飛來飛去的機票費用、旅遊費用等等,還有他的私人團隊的薪酬,索爾頓律師、萊斯利·達特、瑞秋·佐伊等人的服務費,還有各種的禮節公關費。
  還有慈善,他熱衷做善事,盡管沒有跑到非洲去,但南亞大海嘯、卡特裏娜巨風等大災難都有捐款,以及壹些平時的慈善活動,過去兩年他捐了有上百萬。
  不包括《天使之舞》,也不包括最近幫助受騙少女們的花費,那花了有50多萬,還會繼續上升。他希望會上升,越多越好,那意味著少女們會讀更多的課程。
  耐人尋味的是那50多萬,壹場選秀會基本賺回來了,還沒有賣評分資料。
  外界都說VIY好慈善,他覺得這個世界對道德要求真的很低,而他母親那樣的人真的很少,壹個“好慈善”的頭銜就可以掩蓋很多的任性和醜陋。
  無論如何,他的支出總額真不少,如果不是《驅魔錄像》,不但《婚期將至》的財權交不回去,以這種花錢手腳,他甚至會像很多明星那般,名氣很大,應該很有錢吧?
  不,拮據著過日子。單是辦置行頭、供養團隊就夠頭疼的了。
  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麽電影人都愛往制片方向走,電影投資是賭博,但壹旦成功可以是暴富,這種不確定性永遠有著巨大的誘惑力。那麽票房奇跡這種事經常嗎?不,沒幾次。
  《女巫布萊爾》壹次,那幫人暴富後什麽都不做,光忙著花錢享樂、與分賬不均的發行商藝匠打官司去了。到現在都7年過去了,還沒有新片。
  《驅魔錄像》壹次,只是那$1.42億北美票房,就為葉惟帶來了約2500萬美元的毛利。
  如同思索影業對待《半個尼爾森》,當初獅門和TET簽的合同是零預付款、扣除發行總費後的毛利分成,比例是55/45(發行商/制片商)。這比起IFC和《婚期將至》的35/65,發行商可拿得多了,沒人脈關系+偽紀錄片的結果。
  而獅門和院線方簽的是總計協議,52/48;TET的宣傳總費是1000萬,驅魔之爭時獅門是毫不含糊的,發行費則是853萬,葉惟懷疑有點多,但因為和獅門的諸多合作,這又算行業慣例,又沒時間去扯皮,便不和獅門計較。
  到了現在,也許喬恩他們後悔了多拿那壹點點小錢。
  $14234萬*52%=$7401.6萬,減去1853萬後=5548.6萬,再*45%=2496.8萬,這就是懸崖電影拿到的稅前租金。
  這是北美票房部分,再加上海外版權、續集版權、電視播放、影碟分成等等,接著葉惟也記不清楚怎麽交稅怎麽稅惠,亂七八糟的就成了3500萬出頭的純利,這個數字還會因為各種分成而繼續增加。
  TET的成本不過$45萬!真是電影商業的致命魔力。
  3500萬美元,多少人壹輩子都賺不到的錢,天天開派對醉生夢死也得好壹陣才能敗光,足以使《女巫布萊爾》那幫人沈淪。
  但葉惟壹直沒有怎麽花,也沒有去沈浸,過著普通學生的日子,錢大都花在團隊運營、公關、慈善方面,以及給TET劇組派發獎金,3500萬變成3000萬。
  然後就是電影投資了,不算還沒有落實的他自己的三個項目,花了60萬買下《VIY》、投了30萬進達魯姆他們的家庭喜劇項目《狗狗的聖誕節》(Dog's-Christmas,懸崖電影占股45%,即將開拍),這是壹部目標影碟和電視的商業片。
  2900萬卻不是他的實際身家,很多錢早已拿去做了股票投資,升得很不錯,他的可用個人財產其實已經近4000萬美元了。
  這比外界估算的1500-2000萬多了壹倍。
  所以花個150萬購買《半個尼爾森》,葉惟並沒有壓力,承諾的至少100家影院也說得出做得到。
  這部電影真是好電影,他不想講價,買了也不是為了賺錢,要賺錢還不如買間房子,真是好電影!但他覺得不會虧,這樣壹部好片,只要花點錢辦壹場影評人放映會,多跑電影節做推廣,自然會聲名鵲起,怕什麽呢。
  虧了就虧了,做電影就這樣,有賺也有虧。
  他寧願虧錢在好電影上面,也不願被日漸增多的財富迷亂,錢的壹大用途是讓自己高興,電影會讓他高興。
  現在不多的確定高興。
  ……
  賣不賣是帕特裏科夫等人去商量決定,不管交易成不成,葉惟都想和弗雷克夫婦交個朋友,他喜歡他們的才華。
  離開星巴克後,三人壹邊走回紅石劇院,壹邊聊著拍電影,雖然有電影節,寬敞的街道上仍然顯得清靜,兩旁的矮層建築物很有古典風氣,湛藍的天空仿佛就連著頭頂,遠方的山丘就在眼前。
  “我拍《驅魔錄像》拍得很快,但說真的,那是B級片的方式。只用23天拍好壹部劇情片,妳們肯定有什麽能傳授給我。”
  聽著葉惟期待的話語,瑞安·弗雷克和安娜·波頓壹時不知道從何說起。他們都年長他有12歲,然而葉惟是金球獎、導演工會等最佳導演提名者,應該是他傳授才對。
  “我想關鍵在於鏡頭數量的控制。”弗雷克盡自己的才能互相探討,“我們預算有限,必須在限定日期內拍完,計劃的鏡頭數不能多只能少。”他的酒糟鼻發紅,苦笑道:“我們也想多拍壹些素材,拍不起。”
  葉惟點點頭,“是的,預算的生死線是最大的敵人,但是我現在更大的問題是時間問題。”
  對他們說這話很欠揍,可這是事實,他有足夠多的預算,卻沒有足夠多的時間,壹個月內天天開工加班都可能花不完,何況鐵打的劇組都要休息休假。所以不是沒錢導致拍不起,是時間短導致拍不夠。
  “妳們有什麽想法?”他認真問道。
  兩人的羨慕幾乎成質,弗雷克想著說:“我會在劇組的組建上花更多錢,請更好的人員。”波頓接話道:“多請人也是個辦法,多壹支攝制隊,多點機位,那在限定時間內就能拍到越可能多的素材了。”
  這些葉惟也想過,沈吟道:“我在做著選擇……”《靈魂沖浪人》馬上要開始前籌了,他還沒有決定好,似乎患上了選擇性障礙。導演有選擇性障礙,太有趣了。
  三人繼續邊走邊談,談著故事板、數字拍攝、省時竅門,都為對方的才華而心欣。
  當回到紅石劇院前的小廣場,也回到了熱鬧當中,劇院門口人們進進出出。這時葉惟看到了壹道身影,頓時怔了怔,跟弗雷克夫婦說了聲回見,就饒有興趣的大步走去。
  那白人老男人壹身休閑黑外套,身形高大威猛,沒剩多少頭發的光頭,有點老態的臉龐似在微笑,兩道法令紋很深。
  好萊塢巨星,布魯斯·威利斯。
  《領頭狗》今晚首場展映,雖然威利斯只是男配角,他是來給老友尼克·卡索維茨捧場的。
  “嘿,威利斯先生。”
  聽到這聲叫喚,在三個隨從伴隨下的威利斯轉頭看去,看到走來的黑發少年,雙目聚了聚,法令紋更深了,頗有些意外。
  兩年了,這是兩人自2004年1月在夏延企業總部的壹場制片會議後,第壹次見著面。
  “好久沒見!”葉惟笑說,伸出了黑手套的右手。
  “小子,好久沒見。”威利斯與他握手後,擺了擺手讓隨從們走開,微笑的模樣,“妳的變化很大。”
  “都變了幾圈了。”葉惟聳聳肩,“連我自己都難認。”
  兩年前,16歲的葉惟還沒長開,身高矮威利斯壹個頭,現在他的身高已超過威利斯,相視間完全的平視了,朝氣蓬勃的身軀也比不再肌肉隆隆、但微有肚腩的老布更顯得充滿力量。
  兩人往劇院東南邊走去,很快,到了開闊無人的荒野路邊,望著遠方貧瘠連綿的山丘,走著,聊著。
  “妳知道,警長,我壹直感謝妳最初的賞識,但又真的非常憎恨妳的背信。我覺得妳是個卑鄙小人,但最近我有了不同看法,我發生了點事,我不能說每個人,只是,我和妳都有卑鄙的時候,害人害己的時候……
  所以,我原諒妳,妳在不在乎都好,在我這邊,我們沒事了。”
  葉惟已經不必再像當初那樣說每句話都先想威利斯什麽想法,大咧咧的就說開,沒什麽要顧慮的了。
  現在只有他自己能讓葉惟拍不了電影,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任何人能。
  “小子。”被他說卑鄙小人,威利斯並沒有發怒,還是在微笑,嘴角扯了扯,“不能說我不在乎,這件事經常讓我很生氣,不是對妳,對我們的人。我能告訴妳,我後悔了。”
  就這麽風輕雲淡的,兩人表明了各自態度,看不透對方的心思,卻看得到對方擺出的姿態。
  葉惟壹笑,威利斯也壹笑,壹少壹老兩個男人不用再說什麽,雖然不太可能成為什麽好朋友,他們想和解,他們和解了。
  “我不會抗拒我們的合作機會。”葉惟說。
  “有機會,可以。”威利斯點了點光頭。
  談到合作,兩人聊起了拉莫參加選秀會,葉惟直言她的演技很爛,威利斯冷不丁的說了句:“別搞我的女兒。”
  “不會,絕對不會。”葉惟的右手不由地握了握,想起了什麽,“她是那種我絕對不會碰的女孩。”
  ……
  VIY要以超過150萬買下《半個尼爾森》的消息迅速傳開,聖丹斯小小的被轟動了。
  “他瘋了。”米拉麥克斯的現任CEO丹尼爾·巴特塞克搖頭,“不跟價,這賺不了錢,它的品質和沖擊頒獎季也有距離。”
  “《半個尼爾森》是好,沒好到值150萬買斷。”韋恩斯坦影業的兩巨頭哈維、鮑勃都不感興趣,之前沒有,現在也沒有。
  獅門被勾起了興趣,卻不能爭,壹爭就因小失大。
  福克斯探照燈、焦點、華納、新線……100萬還可以考慮,150萬?保底100家影院發行?
  VIY不是蠢人,但明顯第壹次來聖丹斯不懂行情,哪有人會和他爭,這個冤大頭他當定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